致敬百年|细数采暖“进化史”,昱见美好新生活
自人类出现并开始巢居生活以来
天冷取暖便是人之所需
在距今上万年前的原始社会
“钻木取火”成为人们采暖的重要方式
生燃篝火至今仍然十分常见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不断推进
御寒取暖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善
从远古时代的熊熊篝火
到秦汉时期的壁炉火墙
从隋唐时期的精巧手炉
再到宋元时期的汤媪神器
一些具备现代雏形的采暖方式
也开始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不得不说
一部人类的采暖进化史
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天气的搏斗史
也是一部关乎人类心中美好生活的见证史
500年前:火炕时代
纵观世界各地,火炕的诞生由来已久。在我国明朝时期的北方地区,火炕的建造已经十分普及并一直流传至今。当天气转凉的时候,人们一天三顿生火,在饱食热饭的同时,通过灶内热气在炕的隧道内流通,将整个平台加热。炕上铺好芦席和被褥,在大雪纷飞的农闲时节,热炕头、暖被窝正是防寒保暖的绝佳之地。
300年前:地龙时代
明末清初,皇宫中便有了新的采暖设施——地龙。在紫禁城宫殿的地面以下,大多挖有火道,殿外廊子下设有一米多深的坑洞,即灶口,这就是地龙结构。故宫里的宫殿都是建造在用青砖或白石砌筑的基座上,建造地龙的方式,则是在基座的内部预留“盘肠式”或“蜈蚣式”的火道,蜿蜒贯通于地下各处。
100年前:火炉时代
在今天的中国农村,生炉火仍是过冬的一大法宝。炉子由炉膛和烟囱两部分构成,以木柴、煤炭为主要燃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煤需求,国家提出的要求则是“500米一个煤店”,“蜂窝煤”便成为与火炉相匹配的另一常见之物。当然了,生炉子可是个技术活,生不好则满屋烟雾缭绕。也正因煤烟太多、污染太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渐增强,火炉被逐步替代。
40年前:暖气时代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集中采暖逐步替代蜂窝燃煤。每到冬天集中采暖季,在北方普及的暖气总是令南方人民垂涎欲滴。暖气片制热快,好的暖气片大概10分钟开始散发热量,半小时即可达到预设温度。随着暖流涌入千家万户,中国经济大潮也前所未有的席卷了中国的每个角落。说到这里,今年的暖气费您交了吗?
30年前:空调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空调时代到来,单一以燃煤为热源的采暖格局已经改变。摆脱传统的采暖方式,空调通过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伴着气温的日渐走低,既不能生火,又没有暖气,就只好依靠空调来过冬了。但空调本身造价较高,运行耗费及维修费用同样也比较高。
20年前:地暖时代
随着年代的更迭和技术的完善,地暖供热开始映入眼帘,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采暖方式。受古代宫殿地龙的启发,它是通过地面盘管,管道里有循环流动的热水,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热传导,从而达到取暖的目的。
创新1+1时代
时至今日,有没有一种供暖方式能够顺应时代所需,博采众长呢?日立中央空调全采暖解决方案,采用家用中央空调+地暖的创新1+1模式,采暖制冷一体化设计,具有地暖采暖+空调制冷的双重优势。
立中央空调全采暖方案囊括了“上氟下水”、“上水下水”、寒冷地、整体式、分体式等多种产品类型,可破解全地域气候的采暖难题,满足用户更多个性化上的全需求选择,通过智能科技为用户打造适宜全人群、全户型、全气候的“新一代”采暖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