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嫁接成功的商业模式
导读
中小企业应从商业模式重塑的角度出发,从源头上进行系统调整,以更加适应市场环境和符合企业资源状况的商业模式,来获取更快的发展。
中小企业将大企业、大品牌定为标杆自有其道理,但也应该注意,这种标杆企业的标杆意义具有局限性,毕竟大企业、大品牌与中小企业之间在本质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在品牌、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技术能力、人才资源、以及市场控制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简单地复制大企业、大品牌的成功营销经验和模式,或简单运用现代营销理论到中小企业的营销实践中,效果往往会差强人意。在客户面前,大企业的品牌优势可以让他们获得客户的更多信任,甚至支付更高的溢价,而中小企业有时贴着本钱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消费者还常常是不屑一顾。
可见,中小企业要在处在如此劣势地位的情况下,如果还要鹦鹉学舌,进入成熟的市场,盲目模仿和借鉴大企业的成功模式,不言而喻,要后来居上,只能是个梦想。
中小企业需要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营销和营销管理方法。创业型企业的快速成长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利的外部市场和行业条件,二是内在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优势,但是如何用企业内部有限的资源去尽可能多的把握市场需求,需要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去嫁接。
一、确保资金链的流动性
中小企业发展阻力的主要原因是其自身的资产增殖的能力和速度不能满足企业扩张对快速投入增量资产的要求,这种矛盾在中小企业起步时期尤为明显。
鉴于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因为要扩大产能、增加研发资金、扩编队伍等,相比成熟企业更加需要资金的现实,建议在前期注重确保资金链的流动性,通过整合社会社资源借力扩张规模。
资金链作为企业最主要的保障之一,一旦受制于人或是陷入困境,将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难以应对不可控的风险,确保资金链的流动性是企业奋斗上升的根基。
二、专注品牌营销和技术研发
中小企业在成立初,手上或许是有人脉资源,或许是有过硬的产品、技术等,或许是市场、行业拥有相当可观的潜在需求,没有人会盲目的将钱投入没有前景的市场。
拥有一定优势的创业型企业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商机稍纵即逝,企业要进一步把握商机,则意味着需要快速投入人力物力,扩大产能,“巨大”(相对)的资金需求常常扼杀企业快速扩张的念头,常常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被后来的大企业轻易地捡走。
这时就需要专注品牌营销和技术研发,在发展过程中打牢基础,要知道大企业之所以做大做强都是因为品牌符号的存在,忠实顾客需要不断地培养。
三、打造个性化
中小企业商业模式设计有两个要点,其一,中小企业在商业模式上不能简单模仿成熟的商业模式;其二、中小企业的商业模式通常要具备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尤其是创业型的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更关注扩张与发展,而大型企业更关注持续。
商业模式是个性化,不容拷贝的,因为同时有两个企业已经拥有或能够拥有的资源几乎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从商业模式重塑的角度出发,从源头上进行系统调整,以更加适应市场环境和符合企业资源状况的商业模式,来获取更快的发展。
综上所述,顺着这种思路,再来看商业模式的本质,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就更清晰了,企业行为就是投入和产出的过程,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经营状况下,把企业的资源已经拥有或能够拥有的资源组织起来,实现最佳的产出(或价值创造),这种组织方式就是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设计的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而已。
在咨询行业,一旦企业有了市场营销的需求,咨询师常常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引进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营销手段来实现‘救死扶伤’的终极目标”。而这正是“市场的问题必须用4P理论来解决”定式思维的表现。
忽视这个规律,即便营销技术再好,根子上的问题不解决,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